用了以下軟體:
WindowBlind [改變佈景主題的, 我用黑色透明的,一整個讚阿!!]
AveDesk1.3 [改變桌面圖示,可以加進特效]
Rainlendar [右邊的行事曆]
Rainmeter [監控系統的一些資源,右邊的cpu,ram...等]
RocketDock [最上面跟Mac一樣的捷徑列~大推!! 不太會吃資源喔]

Read more
bash fixamsn.sh
...........
成功取回密碼檔後,接下來換John the Ripper上場表演。
這裡我不加任何參數,只使用最簡單的步驟一方式來破解密碼檔「懶人」的密碼內容,請看圖十六(圖中左邊部分是密碼欄位,右邊括號括起來的是帳號)。發現沒有,還真的有不少人它的密碼與帳號都取一樣,這些人對於網路安全實在太不重視了,難怪會成為Target(其實我自己當初也是因為當「懶人」被人迫害,這才開始研究駭客方面的知識)。
20070425補充:
原作者的原文網頁:Karl Fisch's fish bowl
youtube看不到~就抓這個吧 [連結]
2006 年,位在科羅拉多州的一所默默無聞的公立高中Arapahoe剛結束暑假;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校長請該校科技中心的負責人Karl Fisch為老師們解說一下目前教育界的技術發展和趨勢。正好Arapahoe高中獲得了一筆基金會的贊助,幫學校換了兩百多台的電腦,於是Karl就決 定以讓老師瞭解未來趨勢的角度來製作一套投影片,希望他們可以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挑戰,並且進而能夠讓高中生們面對這樣的改變。Karl從書籍、網 路、政府資料中整理出了一些數據,並且用淺顯易懂的比喻加入投影片中。(這些數據來自於「世界是平的」作者、教育界的知名人士、美國前教育部長、美國勞工 部、麻省理工學院等等……)
在做好影片,配上音樂之後,他把這個影片取名為「Did you know?」;在校內老師面前第一次播放的時候,他還覺得忐忑不安,但幸好底下老師的反應很不錯,讓他覺得這影片似乎達成了他想要傳達的效果。
不過,他錯了。這達成的效果比他想像的還要大。
過了幾天之後,他把這段投影片放到自己的Blog上面供大家觀看。
立即有來自各地的使用者對這投影片感興趣,要求授權讓他們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熱心的使用者將檔案改編,重整,上傳到Youtube上和提供各種不同的格式。其他人則是轉寄、上課時播放給自己的學生看,研討會時拿來作引言……
到了現在,這個影片光是在Youtube上就有超過十種版本,將近兩千人把它加為最愛,三百多則對這個內容感到震撼的留言,全部瀏覽人次超過五十萬人以上。(這還不包括在網路以外的地方觀看的人數)
而我看到這影片的時候是在美國休士頓的Rice大學,現場聚集了全美知名學府的研究者,還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界人士;掌握上億美金基金會教育經費的計畫負責人在會議一開始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說的直接開始播放這個影片。
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
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
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
影片播放完之後,現場一片寂靜,而她繼續接道:「轉變,正在發生。各位,我們所推廣的開放教育就是在為了這個趨勢作準備……」
當天,我就把這個影片重新翻譯成中文,請台灣的義工進行轉檔和影片製作,傳上了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j9Wt9G--JY
(來看看吧!)
這 個影片之所以讓人感到震撼,並不是因為它使用了華麗的特效或擁有超級大明星的陣容。它的震撼之處在於其中所引述的都是事實。它讓現在是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 中教育界的佼佼者感到震撼,更讓環境、資源遠遜於美國的我感到震撼,我更覺得「我們」(父母、師長、教育家、政策決定者、立法行政官員)都應該一樣感到震 撼。
美國前教育部長Richard Riley認為...
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在2004年時根本不存在。
因為這世界演變的快速已經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我們本來應該要引導、協助新的世代面對這個劇烈變動的世局。但我們武器配備落後、訓練薄弱,更有各種各樣的強大的敵人虎視眈眈……我們和這些新的世代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任天堂光是在2002年就投資一億四千萬美金進行研發。
美國聯邦政府花在教育研發上的經費還不到一半。
確實,驚天動地,以十倍速爆炸成長的事件正在發生。傳統的學習與教育系統都面對了最嚴苛的挑戰,對企業的忠誠度降低、對科技的依賴度增加,科技的進步又讓不會使用科技的人更加弱勢和絕望……
根據估計,《紐約時報》一週所包含的資訊量...
比十八世紀一個人一生可能接觸到的資訊量還要多。
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紐約時報在2007年4月2號的科技版用不小的篇幅報導了我們進行的開放式課程翻譯計畫。而這個記者是在Youtube上面看到台灣一家虛擬媒體製作公司對我們訪談的影片,因此而對我產生興趣,這才找上我的。
隨即,新聞登出第二天我收到一封請求我幫忙的信件,寄信者是在看到報導之後在網路上找到我的Email而寄信過來請我幫忙翻譯麻省理工的一個網路廣告相關計畫。
這 個人叫做Andreas Ramos,他是矽谷一家新創公司Position2的執行長。這家公司的工作是網路廣告代理搜尋最佳化。(聽起來很繞口對吧!)他的工作是把客戶所購買 的搜尋引擎廣告效果最佳化。Google贊助了麻省理工價值四十五萬美金的網路廣告,但關鍵字和必須由他們自行管理。所以,麻省理工找上了Andreas Ramos,而他額外替麻省理工編寫了48,548個額外的關鍵字,並且透過演算法和網路行銷的技巧進行全球化的推廣。
結果呢?這些廣告每天的點閱次數從52次增加到17,650次,每次點閱所花費的廣告費用降為十分之一……
這個故事完全是真實的,但不過三到四年前,這裡面的技術、工作和機會,幾乎是完全不存在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想當醫生、不想當太空人,而告訴你他們想要當網路廣告搜尋最佳化工程師的時候,你該怎麼辦?
對於這樣劇烈的跳躍和變化,我認為,知識的自由分享和創意是最重要的解決方案。(也因此我才要投入自己的時間和金錢進行開放式課程的推廣與分享)
唯有知識可以自由分享,人類才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問題,作出更正確的選擇。想想看,如果這個社會上的階級區分成「有錢」接受教育和「沒錢」接受教育這兩種;這還有什麼平等可言?
唯有跳躍性思考的創意才能夠迎接十倍速變化的世界。孩子們擁有結合包容和遠見的創意,才能看穿下一個世代的循環。線性按部就班的思考模式已經趕不上整個世界局勢的變化,唯有跳躍、不受傳統規則束縛、激烈變革,直接得出結論的創意訓練才能夠及時提出解決方案。
在中國,智商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人...
比北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
對全世界老師的意義:他們的優秀學生,比我們所有的學生還要多。
這些驚天動地的轉變正在發生,你已經知道了,然後呢?
(本文歡迎隨處轉貼、轉寄,僅需註明出處和作者即可)
書籍的數位化是近幾年常被討論的話題. 但是我們都知道, 電腦的流行也不過就這幾十年間的事情, 但是書籍的歷史卻可以往回追溯幾千年. 如果要一一輸入電腦實在是很耗時, 所以就有人發展了OCR (Optical Charater Reconition)技術, 可以把掃描機讀到的圖案轉換為文字. 可惜的是, OCR概念雖好, 但是它的圖形辨識能力仍然不盡理想, 舉例來說:
第二行是OCR自動判讀結果: “niis aged pntkm at society were distinguished frow”
很明顯有將近一半的字判讀錯誤. 這些被劃紅線的字還需要人工手動重新輸入, 仍然是很浪費時間. 所以Luis von Ahn想到一個好方法, 那就把這些機器判讀不出來的字作成圖形驗證碼給網友辨識如何? 於是就看到我們的reCAPTCHA了:
這當中有兩個從書本上掃描下來的字, 它們都是機器判讀失敗的字句. 網友要做的就是把你看到的字母輸進下面那個對話框就可以了. 等等, 既然這兩個字都是機器判讀失敗的字句, 那電腦怎麼知道網友輸入的答案是對還是錯呢? 其實, 電腦已經知道其中一個字(不一定是左邊或右邊) 的正確答案了. 如果網友輸入的那個字是正確的, 那麼電腦會假設另外一個字也是正確的, 並判定網友通過驗證碼.
有的人會問說, 如果我故意把左邊的字打對, 右邊的字打錯, reCAPTCHA還是有一半的機率會讓我通過驗證碼啊, 那這樣是不是會影響到網站的運作, 或是書籍的數位化正確度呢? 這個答案倒是不必太擔心, 因為:
reCAPTCHA的概念很好, 有效地轉換網友花在圖形驗證碼的功夫為書籍的數位化, 值得大家大力推廣. 另外, vgod推薦Click*3改採reCAPTCHA來當認證圖的原因還有一點:
因為reCAPTCHA官網提供頻寬, 幫你生驗證碼, 所以Ian (Click*3官網維護者)可以不必再為圖形驗證碼被破解或是流量太大系統不穩所擔心, 各位網友也可以更順暢的連上Click*3官網, 還能幫忙達成書籍的數位化, 豈不是一舉數得? 趕快找個人去建議Ian把圖案換成reCAPTCHA吧 XD ! 另外, reCAPTCHA也提供程式碼, 給自己架站的網友使用, 有興趣的人可以到reCAPTCHA官網看看.
許多病患因為嘴破,到牙科看診,常會告訴醫生說最近睡不好、火氣大,嘴巴破了,痛的要命。這種『嘴巴破』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臨床上,『嘴巴破』叫做﹝復發性口腔潰瘍﹞,常在口腔黏膜上出現一至數個大大小小的潰瘍區。許多因素可能會導致潰瘍的發生,例如:鏈球菌感染、自體免疫反應、缺鐵、缺乏維生素B12以及精神緊張、壓力等都是。女性患者比較常見,而最常發生潰瘍的部位是臉頰和嘴唇的黏膜,舌頭、軟顎、咽喉等處也可見,症狀持續約7到14天才會逐漸痊癒。
基本上『火氣大』的人通常是因為工作或考試壓力大、情緒緊張所以晚上睡不好,導致免疫機能減弱,口腔潰瘍發生的機會因此就增加了,所以要防止『嘴巴破』,一定要均衡的飲食、良好的口腔衛生,儘量避免煩惱、焦慮和緊張的情緒,才能有效減少嘴破的機會。
嘴角或嘴唇內常常破一小傷口的人,吃東西時真是痛苦萬分;有 的人試著補充維他命C及B群,有的人塗抹進口藥膏,有的人猛灌青草茶,似乎都沒什麼用。
其實嘴巴破最主要的原因是晚睡、睡眠不足及疲勞,造成免疫力低落而引起的。
解決方法:
如能每天睡個三~四十分鐘的午覺,晚上十點上床睡覺,三餐都有水果,以及每天早晚五分鐘的體操運動,就可迅速痊癒。
體力透支引起嘴破時,若能在每一餐飯後吃一個奇異果,另外不停地小口小口喝新鮮的紅葡萄汁(一天量2000c.c.以上),就可以迅速好轉。
奇異果的維生素C含量,比檸檬、柳橙等還高很多;葡萄汁能滋補血液、增力氣;
而小口的喝是為了讓紅葡萄汁多混合一些自己的唾液下肚,因為唾液有滋潤五臟六腑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清理嘴角的火氣。
假如沒時間自己打鮮葡萄汁,可到便利商店或超市,購買廠商所做的瓶裝或紙盒已添加維他命C的鮮葡萄汁,也很有效果。
http://www.wretch.cc/blog/annyu&article_id=2736433
---------------------------------------------------------------------------------------------------(補充)
所謂"火氣大",是指一個人全身有燥熱的感覺,而生理上常有嘴破、口乾、小便赤黃、便秘等現象產生。以中醫的分類來說,通常這種人屬熱性體質,只要吃了"上火"的食物,就容易有"火氣大"的症狀產生。
到底哪些食物屬於"上火"的食物呢?中醫把食物分為四氣,分別為溫、熱、寒、涼。溫熱的食物有羊肉、生薑、大蒜、辣椒、龍眼、榴槤等;寒涼的食物有蘿蔔、豆腐、苦瓜、西瓜、楊桃、香瓜等,前者所指的這些食物,就是一般俗稱上火或火氣大的食物,而後者就是所謂降火氣的食物。